查看分类

近日,2025年中央财政预算公布。本文就大家关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两项重要支出,具体来看中央和地方、地方之间是如何分配的,这对于地方政府和国企谋划项目时将有所启发。

一、超长期特别国债

1.金额和支持领域

2025年,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安排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加力支持“两重”“两新”。

表1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领域明细

单位:亿元

支持领域2024年2025年
“两重”70008000
“两新”消费品以旧换新15003000
设备更新15002000
合计1000013000

2.央地分配

2024年,地方实际获得8752.96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出预算数为1.3万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暂安排1600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暂安排11400亿元,执行中根据具体分配情况作必要调整。

表2 超长期特别国债央地分配情况单位:亿元

地区2024年2025年
中央1247.041600
地方8752.9611400
合计1000013000

二、中央预算内投资

1.金额

作为扩大有效益投资的重要手段,2025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比上年多350亿元。

2.支持领域和分配情况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为7000亿元,分配到地方的预算为5000亿元,实际执行增加至5365亿元(分领域支持情况见表4),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中将中央本级基建支出计划365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表3 中央预算内投资分配情况

单位:亿元

地区2024年2025年
中央16351635
地方53655715
合计70007350

现代咨询数据云注:2025年数据为暂估数,以实际发生为准。

表4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地方转移支付)

单位:亿元

序号项目金额占比
合计5365100%
1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含老旧小区改造)130024.20%
2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972.2418.10%
3社会事业950.7817.70%
4区域协调发展691.8912.90%
5生态文明建设473.198.80%
6水利370.746.90%
7交通224.494.20%
8粮食安全171.63.20%
9公共安全等其他基础设施102.591.90%
10国家重大战略71.441.30%
11能源安全36.050.70%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分配到地方的额度为5715亿元(各省市分配情况见图1)。

分配依据:由于2025年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尚未确定,暂按2024年执行数的80%落实到地区,从而产生1423亿元未落实到具体地区。

附:

一、关于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预算的说明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预算数为735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中央本级支出

2025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为163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部门自身能力建设等中央本级重点投资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

(二)对地方转移支付

2025年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715亿元,主要用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建设。

(三)2024年绩效目标总体情况

总的看,绩效情况较好,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为优化供给结构,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扩大有效投资,保障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预算表

单位:亿元
项        目2024年执行数2025年预算数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
一、中央本级支出1635.001635.00100.0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5321.3733.6
其中:人大事务0.39
    政协事务0.210.33156.6
    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5.184.1279.6
    统计信息事务2.00
    审计事务0.20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79
    外交支出0.39
    国防支出0.15
    公共安全支出17.162.7916.2
    教育支出75.135.247.0
其中:教育管理事务0.15
     普通教育74.985.247.0
    科学技术支出66.3825.8538.9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421.5312.4
其中:文化和旅游1.19
     体育0.83
     新闻出版电影0.4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64
其中:民政管理事务0.11
     残疾人事业0.14
     退役军人管理事务0.39
    卫生健康支出35.6014.2139.9
    节能环保支出90.9817.5919.3
其中:自然生态保护1.58
     能源节约利用0.40
     循环经济0.09
     农林水支出56.727.3713.0
其中:农业农村12.52
     交通运输支出682.93325.3747.6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17.8245.3938.5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19
其中:商业流通事务0.16
     其他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03
     金融支出0.68
其中:金融部门行政支出0.05
     其他金融支出0.63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07.8456.4352.3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75.50144.9052.6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0.973.1810.3
其中:地震事务3.382.0761.2
     其他支出963.77
二、对地方转移支付5365.005715.00106.5
     粮食安全中央基建投资171.60171.60100.0
其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71.60171.60100.0
     能源安全中央基建投资36.0536.05100.0
其中:煤矿安全改造29.1429.14100.0
     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6.916.91100.0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中央基建投资972.24972.24100.0
其中:支持创新创业创造4.824.82100.0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003.00100.0
     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15.2815.28100.0
     国家重大战略中央基建投资71.4471.44100.0
其中:“一带一路”建设19.2819.281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                        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                        区域发展战略建设52.1652.16100.0
     区域协调发展中央基建投资691.89691.89100.0
其中:重点地区转型发展78.3778.37100.0
     乡村振兴30.0030.00100.0
     以工代赈示范工程70.0070.00100.0
     生态文明建设中央基建投资473.19473.19100.0
其中: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128.63128.63100.0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60.0060.00100.0
     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144.06144.06100.0
     生态保护支撑体系81.2081.20100.0
     农业绿色发展59.3059.30100.0
     交通中央基建投资224.49224.49100.0
其中: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18.4418.44100.0
     民航基础设施50.0050.00100.0
     水利中央基建投资370.74370.74100.0
其中:国家水网骨干工程275.22275.22100.0
     水安全保障工程95.5295.52100.0
     公共安全等其他基础设施     中央基建投资102.59102.59100.0
其中:灾后重建和综合防灾减灾                     能力 建设69.7569.75100.0
     社会事业中央基建投资950.78950.78100.0
其中:公共卫生等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建设工程333.81333.81100.0
     教育强国推进工程332.77332.77100.0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94.2094.20100.0
     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58.2758.27100.0
     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31.7331.73100.0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                     托育建设100.00100.00100.0
     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     保障性 安居工程(含老旧小区改造)     中央基建投资1300.001300.00100.0
     其他中央基建投资350.00
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7000.007350.00105.0
中央本级支出1635.001635.00100.0
对地方转移支付5365.005715.00106.5
注:由于2025年对地方转移支付投资计划尚未确定,2025年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暂按2024年执行数预计。

三、202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汇总表

单位:亿元
地        区2024年执行数2025年预算数
北京市1722.211282.17
天津市881.97704.82
河北省4879.974120.52
山西省2414.132150.03
内蒙古自治区3452.413044.79
辽宁省3403.763033.85
辽宁省(不含大连市)3168.362838.32
大连市235.40195.54
吉林省2958.452615.67
黑龙江省4508.943828.18
上海市940.00797.40
江苏省2073.011825.39
浙江省1519.501171.54
浙江省(不含宁波市)1377.501098.96
宁波市142.0072.58
安徽省4426.913893.89
福建省1810.271536.86
福建省(不含厦门市)1690.821434.41
厦门市119.45102.45
江西省3582.403146.00
山东省3716.323207.73
山东省(不含青岛市)3441.082991.95
青岛市275.25215.78
河南省5853.695271.67
湖北省4737.394195.62
湖南省4905.814304.35
广东省2387.191985.46
广东省(不含深圳市)2030.631690.33
深圳市356.56295.14
广西壮族自治区4240.553857.25
海南省1280.281135.11
重庆市2455.452096.28
四川省6715.335982.63
贵州省3870.273420.83
云南省4377.153891.00
西藏自治区2568.442135.25
陕西省3293.602842.85
甘肃省3430.833094.36
青海省1707.341509.49
宁夏回族自治区1211.811059.9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956.363426.8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15.401109.45
未落实到地区数15737.79
合        计100397.16103415.00